原木桩腐朽修复需根据腐朽程度采取针对性措施,具体可分为以下步骤:
一、评估腐朽程度
1. 表层腐朽:仅表面出现软化或变色,敲击声沉闷但无空洞感。
2. 深层腐朽:内部纤维结构破坏,敲击有空鼓声,木屑呈碎渣状。
3. 贯通性腐朽:内部形成空心结构,承重能力显著下降。
二、分阶段修复处理
轻度腐朽处理:
1. 用硬毛刷清除表面霉菌,凿刀剔除松软部分至露出坚硬木层。
2. 涂抹含铜化合物的木材防腐剂(如ACQ),静置48小时渗透。
3. 环氧树脂填补缺损部位,砂纸打磨平整后涂刷木蜡油。
中度腐朽加固:
1. 沿木纹方向开凿宽3-5cm的V型槽,深度达健康木质层。
2. 注入双组分聚氨酯发泡胶,膨胀固化后形成内部支撑结构。
3. 外部包覆不锈钢箍环(间距15-20cm),螺栓紧固增强抗压性。
重度腐朽置换:
1. 截除腐朽段(切口两端保留10cm健康部位)。
2. 采用指接工艺嫁接硬木新材(推荐柚木或加压处理松木)。
3. 接合处涂抹聚氨酯结构胶,用304不锈钢套管加固。
三、防护强化措施
1. 地面接触部位涂刷煤焦油+玻璃纤维布做防潮层
2. 顶部加装金属防雨帽,倾斜角度>15°促进排水
3. 每年雨季前后喷洒硼酸锌防腐剂(浓度5%)
四、注意事项
- 修复后72小时内避免负重
- 环氧树脂施工温度需>10℃
- 化学处理剂作业时佩戴N95口罩及护目镜
建议每半年检查木桩湿度(控制在18%以下),若修复后6个月内重现腐朽,应考虑整体更换为防腐等级≥UC4B的标准用材。对于承重结构件,修复后需经机构进行载荷测试(达到原设计强度的80%以上为合格)。